禁忌书屋

   
 
 
禁忌书屋新闻
 当前位置: 禁忌书屋 >> 禁忌书屋新闻 >> 正文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部积极开展“爱国和国防教育共同思政课”活动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20日  点击次数:


为进一步加强爱国和国防教育,引导学生深刻理解爱国主义的时代内涵、强化国防观念和忧患意识,根据大学爱国和国防教育共同思政课教学指导方案的要求和学院的具体安排,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部于10月中旬积极开展“爱国和国防教育共同思政课”活动。此次活动的开展共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开展关于“爱国和国防教育共同思政课”的集体备课会和教研活动。二是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将爱国和国防教育融入课程的理论授课和实践教学过程中。

2025年10月17日下午,纲要教研部在学院大会议室开展了主题为“爱国和国防教育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的教研活动和集体备课会。大家就爱国主义和国防教育具体融入到课程教学的内容、路径和方式等问题展开充分讨论。根据省教育厅关于大学爱国和国防教育共同思政课教学指导方案的要求,大学学段的爱国和国防教育要立足大学生的认知和思维特点,以“析爱国之理、敢挺膺担当”为目的,围绕爱国主义教育设计“探理明意”“追根溯源”“廓清认知”“笃实践行”四个议题开展教学。教研部老师普遍认为,纲要课程在这四个议题方面都可以进行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教学融入。

通过共同研讨,教研部各位老师结合各教学专题的内容和授课环节的具体安排,就爱国和国防教育的融入内容、融入形式等纷纷发表了自己的意见。大家认为,可以从近代中国人民抵御外敌入侵、维护领土完整的历史脉络出发对爱国主义进行国家发展维度的“探理明意”,凝聚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的国防力量和刚性保障;从近代中华民族在救亡图存中民族意识觉醒的历史演进出发对爱国主义进行“追根溯源”,揭示中华民族一以贯之的爱国主义传统;结合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以及九三阅兵等重要时间节点和事件,运用现有课程的具体授课安排如在线学习、“小组讨论+课堂展示”等方式,让学生通过理论学习+课下研讨,在了解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艰苦历程中对爱国主义进行“廓清认知”,引领学生主动地传承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和抗战精神、坚守爱国情怀与报国志向;结合课程实践教学环节的安排,在音像学堂、红色场馆的考察体验等实践活动中增强对爱国主义的“笃实践行”,将抽象的爱国主义知识和精神转化为具体可操作的行动和实践,从历史和实践两个层面推进学生真正理解“新时代爱国主义是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高度统一”的核心要义,从而认识爱国主义的现实意义。

集体备课会后,教研部全体老师纷纷在教学过程中开展爱国主义相关内容的具体融入活动。此次活动恰逢理论授课“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磨难与抗争”这一专题,老师们分别就“近代资本-帝国主义入侵给中国带来了什么”“近代中国反侵略斗争失败的原因”“近代中国人民民族意识的觉醒”等课程内容进行爱国主义精神的重点融入,从更广阔的视角即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展开历史的分析,从更深层次的情感即民族情、家国情、人民情引发学生的爱国共鸣,厚植历史根脉,让学生理解爱国主义从来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镌刻在中华民族每个时代脉搏中的民族基因和精神密码。同时,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引导、观点辨析,澄清对历史上一些重大历史问题的模糊认识和片面理解,更好地正本清源、固本培元。从学生的课堂反馈来看,这种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教学融入、理论辨析比较具有说服力,学生也能够运用辩证思维和历史思维正确认识近代西方列强对中国侵略的本质,能够从近代中国人民的抗争历程中把握和探究不同时代的爱国情怀、爱国印记和爱国行动,也理解了爱国主义精神基因的时代传承和发展。

后续的教学环节和实践环节中,教研部还会持续深入开展爱国和国防教育的教学融入,在课堂理论授课的内容融入之余,还会在音像学堂、考察体验、历史人物评价等实践教学环节,以及在线学习、课堂讨论展示等教学环节中,通过多元形式将抽象的爱国主义精神转化为不同时代的历史人物、事迹、遗址、情景等,引导学生突破时空界限、直观感悟爱国的表现,主动探究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激发学生传承民族精神基因、勇担时代使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知行合一中引领学生思考如何理性爱国,进而强化学生的责任担当。




 
» 上一篇:禁忌书屋 党委召开巡察整改专题民主生活会
» 下一篇:禁忌书屋 李朋忠教授参与济南市大中小学开学第一课
check_website_is_ok,made by zheng_guang_yu,Do not delete
 
 
   
Copyright © 禁忌书屋-禁忌漫画小说网 版权所有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南辛庄西路336号  邮编250022